All Stories

htmlemail by CruiseControl

  继续捣鼓CruiseControl,从头到尾看了一遍Config Reference————的目录,发现有几项东东还是挺有趣的,主要集中在所谓的“持续反馈”部分。CC能支持Email通知是早就知道了,在公司里都偷偷用公司的SMTP给notes发过,只是后来想想公司那么刻板的信息安全问题,立马取消了。今天看到有一项是htmlemail,说是可以支持发送htmlemail,以前虽然在书上或网上也看到过截图,它能把Buildresult以在Web浏览器中看到的形式发送邮箱中。但我却发现自己的都只能发送一条链接信息过来,很奇怪。  本来都快放弃了,隐约都开始怀疑别人说的真实性了,后来偶然发现控制台里的输出信息,说是找不到那些个XML格式的日志文件。再后来突然想起来,它怎么跑到CC所在目录下的logs目录中找那些日志呢,我明明把路径都设置到其它地方去了啊。不过这样也好,至少知道可能是因为这个问题引起的不能发送htmlemail了。于是马上把日志目录再次改回CC所在目录下的logs目录,再试一把,果然OK啦!  再看,CC还能支持把build result发送到blog上去呢,不过我试了一下这个在blogger.com上的blog,没成功,我估计是因为CC要求的XML RPC地址没写对,我找不到哪里有这个地址,先不管了,呵呵!

修改CruiseControl的配置

  在家无聊,看到CruiseControl里的东西就想整一下,一直以来只是抄袭了同事的脚本在这里跑,只能手动地去点击一下按钮才能激发,想着就不舒服。从网上搜了点资料看看,实在是找不到有用的,于是再回来看自带的帮助和自带的例子,偶然发现,虽然命令行中老是输出一堆一堆的内容,其实对于出错的情况还是解释得比较清楚的,尽管不详细。仔细调试配置脚本,终于可以定时轮循VSS中的文件并做出相应的响应了。其实非常简单,只是以前一直没有静下心来搞而已: <listeners>    <currentbuildstatuslistener file="${ccworkspace}/logs/${project.name}/status.txt"/></listeners><bootstrappers>    <vssbootstrapper vsspath="${vsspath}" ssdir="${ssdir}" login="${username},${password}" serverpath="${serverpath}" localdirectory="${ccworkspace}/projects/${project.name}"/></bootstrappers><modificationset quietperiod="30">    <vss ssdir="${ssdir}" login="${username},${password}" vsspath="${vsspath}" serverpath="${serverpath}" dateformat="yy-MM-dd" timeformat="HH:mm"/></modificationset><schedule interval="600">    <ant antscript="${antpath}" antworkingdir="${ccworkspace}" buildfile="build.xml" target="wallpaperhelper_All"/></schedule>各节属性的作用都可以查看CC帮助了解,只要把该填的都填好,就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用VSS跟用SVN或CVS还是有一点区别的,网上很难找到用VSS的例子,好在也确实不复杂,呵呵。  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我就开始得寸进尺期望CC能在后台运行。CC自带的解决方案是用一个叫Jetty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然后通过JAVA来运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应该是能用Tomcat之类的其它的应用程序服务器来运行CC的,而Tomcat又能跟Apache配接在一起用,所以我觉得大概这是最好的方案,不过就是对于几人几十人的小项目来说,似乎有点杀鸡用牛刀了。其实再看一下那个启动CC用的bat文件就能发现,只要预先设置好几个环境变量,然后就能在后台用JAVAW.EXE来启动CC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CC启动时,会在当前目录下寻找config.xml文件,所以一定要把config.xml文件放在它找得到的地方,我的办法是给这个命令行建立一个快捷方式,然后把开始位置设到config.xml所在的目录下,把这个快捷方式放到开始菜单的启动文件夹中,就可以让CC随着系统而在后台一起启动了。但是,后台运行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不能随时看到CC最新的运行状态,通过浏览器的信息总感觉有些许延迟。

使用Windbg定位程序崩溃

  今天突发奇想,看到Edraw的一个软件包里有个CrashReport程序,觉得这个功能真是很值得放到自己的工程中去。想想大概原理就是使用dbghelp.dll库中的Debug API来实现,不过具体细节我是一点都不懂。记起以前在公司网上看到有人提到过FileZilla就有这样的功能,可以在程序崩溃的那一刻记下程序堆栈,函数调用栈,寄存器等有用信息。于是我马上找来FileZilla代码,运气也好,刚好找到2.x版本的,因为3.0以上版本的源代码包中是不带这部分代码了。这部分代码模块独立性做得相当好,只要把那几个文件抠出来加入自己的工程,几乎不用怎么修改就可以工作了。要做试验的话,可以来个除0错误,或者向空指针写入值,然后运行,就会弹出消息框,并生成2个文件,一个是文本格式的简要信息,另一个是二进制格式的core dump。又在公司网上找到一篇用Windbg分析core dump文件的简要介绍,马上拿来试试,还真是好用,设置好symbol目录和source目录,它能自动从网上下载缺少的symbol文件,并能自动打开源代码文件跳转到引起崩溃的那行代码上,真是太爽啦。以后再定位程序莫名崩溃问题,要方便简单多啦。

使用CppUnit进行单元测试

  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一堆一堆的文章,讲述如何使用xUnit进行单元测试,虽然我这个标题也的是用CppUnit进行单元测试,但我不会重复一遍n多先辈们说过的话,因为即使说了,也肯定不如那些话来得精准、全面和专业。  今天花时间看到一下CppUnit自带的例子,结合以前在书上看到的,我意识到,测试用例确实不能跟项目代码混在同一个工程里。于是我把其中一个例子的代码全都抠出来,把我那些测试用例放到里面,然后生成一个TestRunner,嗯,基本完美解决了,呵呵。原来也就这么回事呀,嘻嘻!

读《重构》ing

  这两天在看Martin Fowler大牛的《重构》,之所以不写是《Refactoring》,是因为我看的是jjhou和gigix的翻译版。《Refactoring》我已经买了两年了,基本上没拿出来瞟过一眼,也幸亏没瞟,前些天偶然拿出来翻了翻,发现里面的用语太偏了,n多不认识的单词,汗颜!不像《C++ Templates》,当年每天早上翻几页,居然也看了十几章。  《重构》一书由jjhou和gigix来翻,质量上基本还是可以保障的,反正感觉比较信得过他们两人,至少应该极少可能会出现翻错的情况吧。也幸亏是看这本中文版,让我对那些个古怪的名称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  Martin Fowler大牛在书中罗列了几十种所谓的坏味道(bad smell),然后简洁地描述了一遍针对各种坏味道可以采取的措施。我现在也才看完这部分,但马上发现,要能在项目进行时重构,在个人技能上需要能嗅探出坏味道,在工具支持上需要有像VAX这样的辅助,在开发方式上还需要有TDD之类的有效质量保障体系支持。第一项,通过对该书的学习,以及之前的积累和以后的长期坚持,应该不成问题。第二项,现在新版的VAX都是有支持的,以前用VAX基本只是用了它的自动完成提示功能,现在才发现这个Refactoring菜单项的功能是多么强大多么好用。第三项我就有点迷茫和动摇了。其实有时候我也想用TDD的,可是一方面总感觉信心不足,写Test case本身就是一件很花时间的事情,我不敢保证这个投入是否值得,另一方面我现在基本全是用C++/MFC写程序,绝大部分代码都紧紧地跟界面耦合在一起了,要用CppUnit来还真不容易,除非先重构一遍,把所有业务逻辑都提取出来,再用CppUnit来进行测试,但是如果真要通过UI来跟用户交互的怎么办呢?这个我暂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如果不用TDD来进行重构,感觉有点形似神不似,而且重构后的代码质量也不好保证,所以还是得尽量往那个方向走。

Boost::bind传引用不能修改值

  今天偶然发现,用boost::bind传递了一个std::vector的引用过去,想在那个绑定的函数里修改这个std::vector的内容,结果居然在函数里的好像是另外一个容器,对外面的那个std::vector压根没有影响。幸亏发现得早,但也已经写了好几处这样的代码了,不过总算都改过来了。  也不知道是我哪里用错了,还是boost::bind本来就不能支持,晕!

2008年第1次去健身房

  说起来真是惭愧啊,去年办的一张半年卡,到现在为止5个月了,总共去了不到10次吧,就算是10次,也是很亏啊,¥120/次,真是奢侈啊。今天一天都在屋里度过,室友问我去不去健身房,我想再不去人都要发霉了,于是说吃过晚饭过一会儿再去。  晚饭是在屋里做的,我只负责用电饭锅做饭和生炒了个青菜,很简单的类型,呵呵,吃完饭后就觉得困了,然后就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一直睡到8点半,才动身去健身房。  很久没去了,身上肥肉又长厚了一层,跑了15分钟,累得要死。

IDE需要什么功能

  在网上看到一个英文博客,有一篇文章作者谈到他希望一个代码编辑器,或者一个IDE应该有什么样的功能。看了之后感觉还算比较客观,基本没有特别个性化的要求,对于要做这方面工作的人很有参考价值。

扩展性和通用性

  这两天在想一些问题,怎样构建一个有足够扩展性和通用性的框架呢?  对Scintilla的使用有了一点经验后,就想好好利用它来做几个有点实用价值的东东,关键就在于想做的不止一个,但在文本编辑方面由于都是使用Scintilla,所以肯定会想到如果能让代码写得足够通用,所有工程都共享一个代码实现就好了,以后即便有了修改,只要修改一次,其他的最大程度上只要重新编译链接一下就可以了,不用再修改源代码。但这样的通用性要如何实现呢,组件化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这里Scintilla已经是一个现成成熟的组件,但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能力,如果要把这些能力展现出来,还是自己写代码实现。  有鉴于Impeller项目越来越冗长庞杂的实现,我心里很是不舒服。它确实有那么多事要做,也许有些事不是它的责任,但那也只是极小一部分,但把所有事的实现都放在工程中用C++完成,我就觉得有待商榷了。比如有很经典的一段代码,用于在用户动作触发时,在当前光标所在位置插入日期和时间,这样微不足道的功能,花了好几十行C++代码。其实在大半年前,我还在维护编辑器模块时,我就想通过脚本来支持这些简单功能了,但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没有实现。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照我的想法,最理想的方案是程序从配置文件中读出相关扩展信息,根据配置在主菜单、工具栏、弹出菜单等用户最习惯的界面上添加可触发控制,当用户触发了这些控制时,程序从配置中读出需要执行的动作,可能是一段脚本,或一个脚本文件,或一个DLL导出函数,甚至是一个COM组件中的一个接口中的方法,总之在被触发前这些东西可是是实际不存在的,也即Eclipse提倡的懒加载规则。这里有几个实现上的难点,如何通过配置文件就动态地实现配置的用户界面;如何通过用户动作立即找到正确的执行动作;如何让主程序和扩展进行交互。一般说来主程序需要提供一些方法供扩展进行调用控制主程序的行为,于是有相应的问题是主程序通过什么方式暴露这些方法,又需要暴露哪些方法。如果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不同的扩展之间是否可以交互,它们的协议应该怎么设计。  总之在动手做那几个东东前,这扩展性和通用性的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可靠可行的方案,不解以后自己得累死。